日期:2019-06-21 10:53:41
一般情況下,如果寶寶發(fā)燒不超過38.5℃,父母可以在家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。
物理降溫的原理只有一個,即讓寶寶的身體快速散熱,從而達到降低體溫的目的。如果是感冒發(fā)燒,絕大多數(shù)情況下只要能讓熱量正常散發(fā)掉就好,即不要“捂”到寶寶??傊改敢宄囊稽c是:降溫不是在治病,只是讓寶寶更舒服一些。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在寶寶沒有明顯不舒服前,都不需要降溫處理。
五種按摩退燒法
1、清肺經(jīng)肺經(jīng)
定位:無名指指腹。
操作方法: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寶寶的無名指尖,從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,以清肺經(jīng)。
2、推天河水
天河水定位:前臂內側正中,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。
操作方法:后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,推天河水50次。天河水即從寶寶手腕橫紋至肘部橫紋處。
3、按合谷穴
合谷穴定位:位于第一、二掌骨之間,也就是俗稱的“虎口”。
操作方法:用拇指點按寶寶左手合谷穴50次,然后換右手。
4、按大魚際
大魚際定位:手掌正面拇指根部,下至掌跟,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。
操作方法: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魚際穴,一緊一松地按壓2分鐘左右。
5、按揉列缺穴
列缺穴定位:前臂部,橈骨莖突上方,腕橫紋上1.5寸處。
操作方法:用拇指按揉寶寶手腕兩側的列缺穴各2分鐘。
七種家中實用物理降溫法
1.洗溫水澡。
洗溫水澡更有利于寶寶散熱,水溫應調節(jié)在27~37℃左右。如果洗澡不便的話,用溫水擦浴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降溫方法。
2.熱水泡腳。
可用溫度在40℃左右的溫水給泡腳,水要沒過腳踝。撫搓寶寶的兩個小腳丫,有利于血管擴張,又能減輕發(fā)燒帶來的不適感。
3.溫濕敷。
即用毛巾浸于35℃左右的水中,取出后擰去水分,敷于額頭,每10~15分鐘更換一次。
4.捂住囟門。
寶寶一歲半以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,父母可在寶寶睡著后,用手心捂住寶寶的前囟門,至到寶寶的頭微微出汗。一般來說,捂15~30分鐘左右寶寶就會出汗。
5.搓腳心和四肢。
先搓腳心,再搓小腿、小手、胳膊、后背,最后將寶寶兩只小耳朵搓搓熱,再搓搓百會穴。一會兒寶寶就出汗了,體溫也就降下來了。
6.冰枕降溫。
可去醫(yī)院給寶寶買個冰袋。把冰塊敲成小塊,用水沖去棱角后,裝入冰袋,袋子里的水加到2/3滿就可以,排凈空氣,用毛巾包好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。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,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。但應注意,新生兒禁用。
注意事項:
1.給寶寶穿輕薄衣服,有利于散熱。千萬別給寶寶“捂汗”,否則可能加速寶寶體溫上升。
2.保證寶寶充分休息,多給寶寶喝水??梢院赛c淡鹽水,有利于“下火”。
3.可開空調幫助寶寶降溫,但應注意保持空氣流通。每隔1~2個小時應開窗通風一次,每次通風時間至少保證在10~30分鐘。另外,空調溫度也不能開得太低。
4.應多給寶寶吃流質、營養(yǎng)豐富、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。例如稀粥、菜湯、果汁、雞蛋羹等。因為高燒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,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,此時吃油膩的食物,不僅不能吸收,反而會引起嘔吐或腹瀉,加重身體的缺水。
5.如果寶寶溫度超過38.5℃最簡單、安全、有效的降溫方法,還是合理的口服退燒藥。
6.當寶寶發(fā)燒溫度越來越低,發(fā)燒間隔越來越久,就表示父母可以逐漸安心了。
寶寶發(fā)燒時父母可參照以下規(guī)律,來判斷病情的嚴重與否:
如果發(fā)燒時手腳冰冷、面色蒼白,則說明寶寶的體溫還會上升;而如果寶寶手腳變暖,出汗了,就說明體溫不會再上升。如寶寶高燒超過39.5℃以上,精神較差,嗜睡或有驚厥等癥狀時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指導正確哺乳、喂養(yǎng)、呵護、
洗澡、穿衣、換洗尿布、物品消毒
帶小孩、照顧老人、
做飯、烹飪、花草養(yǎng)護
整版打磨、?;Ч?br> 深層護理、基本保養(y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