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1-11-13 08:07:51
防止并發(fā)癥
老年人機體抵抗力差,長期臥床容易出現(xiàn)各種并發(fā)癥,造成病情加重,甚至導致死亡。
常見的并發(fā)癥:誤吸、褥瘡、肺部感染、靜脈血栓、足下垂、泌尿系感染
1、防止誤吸、噎食
老年人由于體弱或疾病,往往吞咽反射遲鈍,是誤吸的高發(fā)人群。誤吸的后果往往比較嚴重,誤吸進入肺部的食物多會引起吸入性肺炎,尤其長期臥床的老年人容易發(fā)生,喂食的人不很專業(yè)、體位不對或喂食過急,是常見的誤吸原因。
進餐前,評估老人是否意識清醒,保持在清醒的狀態(tài)下進行喂食;取坐位或抬高床頭30-45?,可以坐起的老人,盡量采取坐位;如因病情需要平臥時,頭偏向一側;選擇營養(yǎng)豐富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進食黏性較大的食物,進食湯、水時應小口慢咽,防止引起嗆咳;老人進食時,避免與其聊天,注意力集中,要咽下一口,再吃一口,不要著急,進食后保持半臥位30分鐘以上。
2、防止褥瘡的形成
褥瘡又稱壓瘡,壓力性潰瘍。是由于患者局部組織長期受壓,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,導致局部皮膚和皮下組織發(fā)生持續(xù)缺血、缺氧,營養(yǎng)不良致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皮膚破損、潰爛、壞死。
多發(fā)生于無肌肉包裹或肌肉層較薄,缺乏組織保護又經(jīng)常受壓的骨隆突處,如骸尾骨、足踝及足跟、股骨粗隆等。
因此對于長期臥床的老人要勤翻身,應每2小時協(xié)助翻身一次,翻身時動作輕柔,避免拖、拉、推等動作。對受壓處皮膚用75%酒精、滑石粉或潤滑油進行環(huán)形按摩。
另外應保持皮膚的清潔、干燥、完整;保持床單平整、清潔、干燥、無皺褶、無渣屑;氣墊床充氣軟硬適度,過度充氣反而可使皮膚受壓增加。
若皮膚出現(xiàn)褥瘡,及時處理瘡面,防止褥瘡進一步發(fā)展。
3、防止肺部感染
臥床病人體弱、免疫力減退,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功能減退,易發(fā)生肺部感染。
應積極指導老人做深呼吸,主動咳嗽。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,每次翻身時叩背促進痰液排出,叩背時手呈背隆掌空狀,從肺底向氣管方向逐漸叩,自下而上,從外向內(nèi),以促進痰液排出。叩背的同時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、呼吸、心率。
對于張口呼吸的病人,因呼吸道干燥,在吸氧的同時,可使用超聲霧化吸入,每日2次,對于氣管切開的患者可根據(jù)情況使用氣道濕化器以濕化氣道預防呼吸道感染。
4、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
長期臥床使靜脈血液回流減慢,老人血液粘滯度增加,易發(fā)生靜脈血栓,尤其雙下肢多見。
每天給老人按摩四肢肌肉,活動關節(jié)2次,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同時鼓勵老人多做自主運動。注意觀察末梢循環(huán),發(fā)生異常及時處理。
5、防止足下垂
足下垂,又稱垂足畸形,下肢癱瘓者極易形成。足部應給予支持,如使用足板托、枕頭等物,使足與腿成直角,保持背屈位,以預防跟腱攣縮。冬天保暖時,應注意到棉被對足部的壓迫,可用支架或干凈硬紙盒支撐被子,避免壓迫足背,指導和幫助病人鍛煉踝關節(jié),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(jié)僵直。
6、防止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
有的老人臥位時排尿不習慣,再加上膀胱肌無力,易發(fā)生尿潴留,繼發(fā)尿路感染。
應保證老人每日足夠的攝水量,每晚用溫水擦洗會陰部,保持會陰部干燥,清潔。
注意觀察老人有無尿頻、尿急、尿痛及發(fā)熱癥狀,如發(fā)現(xiàn)異常,及時就診,及時按醫(yī)囑給與相應的治療。
若需要導尿,應嚴格按照無菌技術操作進行。
長期臥床老人的護理是一項長期、細致而艱辛的工作,需要制定周密的計劃,并嚴格執(zhí)行。臨床實踐證明,對于臥床老人只要治療護理措施得當,就會減輕老人的痛苦,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,并有一部分功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。
指導正確哺乳、喂養(yǎng)、呵護、
洗澡、穿衣、換洗尿布、物品消毒
帶小孩、照顧老人、
做飯、烹飪、花草養(yǎng)護
整版打磨、?;Ч?br> 深層護理、基本保養(yǎng)